1、中基协发布数据显示,我国公募基金规模首次突破36万亿元大关,截至8月底达到36.25万亿元,单月猛增1.18万亿元。受益于股票市场上涨,股票型基金规模在8月增长近6300亿元,混合型基金增长超3300亿。货币基金和QDII基金规模分别增长1963亿元和672亿元。股债跷跷板效应下,债券基金规模小幅下降285亿元。
2、数字人民币发展迈出重要一步。9月24日,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正式运营,并推出三大业务平台——数字人民币跨境数字支付平台、数字人民币区块链服务平台及数字资产平台。央行副行长陆磊表示,目前已初步构建数字人民币跨境金融基础设施体系。
1、商务部发布公告,决定将扁平地球管理公司等3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禁止两用物项对其出口,任何出口经营者不得违反上述规定。同时,将爱尔康公司等3家涉台军售美国实体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禁止上述企业从事与中国有关的进出口活动或在中国境内新增投资。
2、商务部回应中美大豆贸易相关问题表示,美方应采取积极行动,取消相关不合理关税。对于购买波音飞机谈判进展,商务部称,中美两国在经贸领域拥有广泛共同利益和广阔合作空间。当前影响中美正常经贸合作的最大障碍在于美单边限制措施。
3、商务部决定对墨西哥相关涉华限制措施启动贸易投资壁垒调查。本案的被调查措施为:墨西哥政府拟对中国等非自贸伙伴的产品提高进口关税税率的相关措施。此外,墨西哥近年来采取的其他涉及中国的贸易投资限制措施也在本次调查范围内。
4、商务部公告,鉴于初步证据和信息显示原产于墨西哥和美国的进口碧根果存在倾销行为,并对中国国内产业同类产品价格造成削减和抑制,导致实质损害,决定自9月25日起对上述国家的进口碧根果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
5、国家税务总局透露,目前税务部门和各大平台围绕涉税信息首次报送的相关准备工作已经基本完成。互联网平台企业将于今年10月份第一次报送平台内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身份信息、收入信息。
1、A股走势分化,创业板指连续两日创阶段新高。AI概念股重启涨势,服务器、硅片、有色铜概念涨幅居前,黄金、机械、油气三个周期方向领跌,半导体产业链调整。截至收盘,上证指数跌0.01%报3853.3点,深证成指涨0.67%,创业板指涨1.58%。A股全天成交2.39万亿元。
2、香港恒生指数跌0.13%报26484.68点,恒生科技指数涨0.89%,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涨0.01%。有色板块全天强势,地产、金融、消费行业普遍下跌。奇瑞汽车上市首日高开低走收涨近4%。南向资金净买入110.46亿港元,阿里巴巴获净买入46.32亿港元。
3、沪深北交易所发布国庆节、中秋节休市安排。10月1日(星期三)至10月8日(星期三)休市,10月9日(星期四)起照常开市。另外,9月28日(星期日)、10月11日(星期六)为周末休市。10月1日至10月8日不提供港股通服务。
4、高盛首席亚太股票策略分析师兼亚洲宏观研究联席主管慕天辉在最新媒体会上表示,维持对中国的超配观点。高盛首席中国股票策略分析师刘劲津指出,目前A股并未出现过热迹象。高盛中国散户情绪指标显示,若经济和基本面持续改善,投资者情绪仍有进一步上行空间。
5、中证协正就新起草的《证券公司交易结算系统压力测试指引》征求意见,旨在增强证券行业交易结算系统的可靠性。根据《指引》,券商应当每年至少开展一次系统压力测试工作。
6、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同时发布公告,宣布公司章程修订已获监管核准,不再设立监事会。
7、有消息称字节跳动准备在香港上市。抖音集团副总裁李亮回应称,不排除有人想炒作“字节概念股”而故意放的假消息。市场很多所谓“字节概念股”的信息不实。
1、国际数据公司(IDC)发布《全球人工智能和生成式人工智能支出指南》显示,2024年全球人工智能IT总投资规模为3159亿美元,并有望在2029年增至12619亿美元,五年复合增长率为31.9%。
2、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高度重视铜冶炼“内卷式”竞争,已向国家相关部门报送材料,提出严控铜冶炼产能扩张的具体措施建议。目前,有关部门正在加快研究如何加强对铜冶炼产能建设规范化管理具体措施。
3、国家医保局印发《国家长期护理保险服务项目目录(试行)》,明确长期护理保险服务项目共有36项。纳入目录的服务费用,由长期护理保险基金支付。另外,国家医保局启动医保基金管理专项整治,依法依规、严查严打欺诈骗保。
4、国家广电总局介绍,正在制订《微短剧管理办法》,建立分类分层管理机制,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比如“雷人”剧情、“霸总”人设、片名哗众取宠等问题,及时纠偏。
5、广州市:在房地产热时期采取“竞自持”方式调控地价而产生的自持商品住房,在去化周期18个月以下区域,企业可在依法补缴出让金后,转为可售入市;支持存量商办改建为保障性租赁住房。
6、天津将开展不动产信托财产登记试点,并将盘活存量资产明确为不动产信托的核心应用场景。除传统不动产转入信托模式外,创新增设“受托人购买不动产”方式,有效兼顾存量盘活与增量创造。
7、第四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实现45个重大项目签约,重点聚焦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新能源、智慧物流、金融科技等领域,总投资额648.7亿元。
1、荷兰国际集团、意大利联合信贷银行、丹斯克银行等欧洲九大银行宣布,将组建一家新公司,以推出一种以欧元计价的稳定币,“为目前由美国主导的稳定币市场打造欧洲替代方案”。
2、汇丰银行与IBM合作,利用IBM量子工具分析欧洲公司债券历史数据,发现其在预测交易指令成交可能性方面比传统方法高出34%。此项测试为量子计算在金融领域的实际应用提供了有力证明。
3、韩国互联网巨头Naver正推进收购该国最大加密货币交易所Upbit的运营商Dunamu,这一并购将把韩国最强的Web2和Web3力量结合,为其稳定币项目和数字金融业务全球扩张奠定基础。
1、小米举行新品发布会,发布小米17系列、小米平板 8 系列以及众多科技家电新品。价格方面,小米17起售价4499元,17Pro起售价4999元,小米17Pro Max起售价5999元。小米创始人、CEO雷军发表第六次年度演讲,复盘了小米用五年时间“逆天改命”的历程。雷军表示,芯片是小米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自研手机SoC至少要坚持10年,至少投入500亿元。
2、长江存储科技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近日召开股份公司成立大会,大会选举产生了股份公司首届董事会成员。此举意味着该公司完成了股份制改革。长江存储尚未公布上市计划,但已否认了“借壳上市”路径。
3、京东发布AI全景图,系统展示了AI整体战略布局,表示未来三年将持续投入,带动各个产业形成万亿规模的人工智能生态,并向具身智能等人工智能企业开放场景与训练数据。
4、特朗普政府同意使用马斯克旗下xAI的人工智能模型。根据协议,联邦机构将能够以象征性费用42美分,获得包括Grok 4以及一款名为Grok 4 Fast的新型快速版本在内的模型。
5、谷歌公司宣布,将于明年推出一款“安卓电脑操作系统”。谷歌的计划是将Gemini、完整的安卓人工智能堆栈,以及完整的应用和开发者社区引入PC生态系统。
6、英特尔酝酿今年四季度针对“Raptor Lake”处理器调整定价,在现行的150~160美元基础上提升20美元,涨幅超过10%。
7、星巴克宣布,将通过关闭门店、裁减900个岗位推进一项规模达10亿美元的重组计划。在2025财年内,其门店总数将减少1%。
8、欧盟委员会对德国软件巨头SAP启动反垄断调查,怀疑其在企业资源规划软件的维护和支持服务市场上限制竞争。如果调查属实,SAP可能面临巨额罚款。
9、Meta宣布将AI视频创作平台Vibes集成在Meta AI应用中,允许用户创作、发现和分享短视频内容。
10、亚马逊同意支付25亿美元,与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达成和解,以解决有关诱导用户订阅Prime会员、阻挠取消流程的指控。根据协议,亚马逊将支付10亿美元罚款,并向约3500万名用户退款共15亿美元,单笔退款为51美元。
1、美国第二季度GDP终值年化环比增长3.8%,较修正值3.3%大幅上调,创近两年最快增速。上修主要得益于消费者支出的意外强劲以及进口的下降。核心PCE物价指数终值由2.5%上调至2.6%。
2、美联储新晋理事米兰公开主张美联储迅速降息,以避免对美国经济造成损害。米兰警告称,当前的政策利率远高于他所估计的“中性”水平,正处于“高度限制性”的区间。美联储“可以通过一轮非常短暂的、每次50个基点的降息来达到目标”。
3、美联储理事鲍曼表示,通胀已足够接近美联储目标,鉴于就业市场正在走弱,央行有理由进一步下调利率。芝加哥联储主席古尔斯比表示,如果经济数据显示通胀正处于达到央行目标的轨道之上,且劳动力市场保持稳定,那么利率可能会进一步下行。
4、美国全国房地产经纪人协会(NAR)数据显示,经季节调整后,美国8月二手房屋销售年化速率较7月小幅下降0.2%,至400万套。房价中位数同比上涨2%至42.26万美元,连续第26个月实现同比上涨。
5、美国上周初请失业金人数下降1.4万至21.8万人,为7月中旬以来的最低水平,远低于市场预期的23.5万人。
6、瑞士央行将基准利率维持在0%不变,为2024年3月以来连续六次降息后首次暂停降息,以避免恢复负利率。
1、美国三大股指小幅收跌,道指跌0.38%,标普500指数跌0.5%,纳指跌0.5%。安进跌近3%,耐克跌超2%,领跌道指。美国科技七巨头指数跌0.34%,特斯拉跌超4%,脸书跌逾1%。中概股涨跌不一,大全新能源涨约9%,比特小鹿跌超5%。AI行业高估值引发担忧、GDP数据动摇美联储降息预期,以及政府停摆风险上升等因素施压美股走低。
2、日本股市延续涨势,日经225指数收盘小幅上涨0.27%,报收于45754.93点,连续3天创收盘新高。东证指数涨0.47%,亦双创新高。日元兑美元汇率走低,汽车和机械等出口板块齐齐上扬。软银集团股价上涨也对大盘形成支撑。
3、年度最大美股IPO或将诞生。知情人士透露,医疗用品制造商Medline正考虑最快于10月底提交IPO申请,此次IPO拟募资约50亿美元。若顺利推进,此次上市有望成为今年美国规模最大的IPO交易。
4、快时尚零售商H&M第三财季营业利润同比增长40%,达到49.1亿瑞典克朗,远超市场预期。净销售额为570亿瑞典克朗,与市场预期相差不大。
1、央行宣布四项举措加快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包括:支持各类境外机构投资者在内地债券市场开展回购业务;扩充“互换通”报价商队伍和优化管理机制、提升北向交易每日额度至450亿元人民币;会同相关部门在香港市场提供更多包括国债等的人民币资产;加快落实人民币国债期货在港上市。
2、香港证监会与香港金管局联合发布路线图,携手打造香港成全球固定收益及货币中心。路线图围绕四大支柱提出关键措施,包括一级市场发行、二级市场流动性、离岸人民币业务及新一代基建。
3、银行间主要利率债先弱后强,30年期国债“25超长特别国债02”收益率跌0.9bp报2.1050%,盘中一度上行2.85bp触及2.1425%;国债期货多数收跌,30年期主力合约收涨0.11%,盘中一度跌0.56%。央行开展4835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净回笼35亿元。
4、中指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8月房地产行业债券融资总额为553.1亿元,同比下降4.3%,发债房企主要为央国企。前8个月,房地产企业债券融资总额为3808.9亿元,同比微增0.8%。
5、国际金融协会报告显示,截至第二季度末,全球债务规模达到337.7万亿美元的历史新高。第二季度,新兴市场债务总额增加3.4万亿美元,达到逾109万亿美元的历史新高。今年剩余时间里,新兴市场面临的债券和贷款偿还规模将达近3.2万亿美元,创历史峰值。
6、美债收益率多数上涨,2年期美债收益率涨4.5个基点,3年期涨5个基点,5年期涨3.91个基点,10年期涨1.93个基点,30年期跌0.4个基点。因美国二季度GDP超预期、初请失业人数下降及AI行业高估值引发担忧,推动资金转向避险资产,加剧债市抛压。
1、随着全球第二大铜矿暂停生产,国际铜矿趋紧压力进一步加大。高盛分析师将此事件定性为“黑天鹅”,预计未来12-15个月内造成50万吨的铜供应损失,并断言“铜价必须因此上涨”。而针对铜冶炼行业“内卷式”竞争导致铜精矿加工费持续低位的问题,相关协会近日发出“反内卷”的明确信号。
2、国际贵金属期货普遍收涨,COMEX黄金期货涨0.33%报3780.5美元/盎司,COMEX白银期货涨2.89%报45.47美元/盎司。美联储官员近期释放出复杂的政策信号。这种政策分歧反映出美联储在通胀与就业目标间的权衡困境,可能加剧市场对货币政策走向的不确定性。
3、国际油价窄幅震荡,美油主力合约收涨0.35%,报65.22美元/桶;布伦特原油主力合约涨0.5%,报68.8美元/桶。当前原油市场多空因素交织,一方面地缘风险和库存下降提供支撑,另一方面需求端仍存隐忧。
4、俄罗斯副总理诺瓦克表示,俄罗斯计划针对转售商实施柴油出口禁令直至年底,并延长汽油转售商和生产商的出口禁令至年底,政府间协议项下的供应除外。
5、伦敦基本金属涨跌参半,LME期镍跌1.15%报15240美元/吨,LME期铜跌0.59%报10275.50美元/吨,LME期锌跌0.53%报2922.5美元/吨,LME期铅涨0.48%报2009美元/吨,LME期铝涨0.47%报2664美元/吨,LME期锡涨0.20%报34390美元/吨。美元维持弱势格局对基本金属价格形成支撑。
1、周四在岸人民币对美元16:30收盘报7.1253,较上一交易日下跌34个基点,夜盘收报7.1322。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1118,较上一交易日调贬41个基点。
2、纽约尾盘,美元指数涨0.60%报98.47,非美货币多数下跌。欧元兑美元跌0.62%报1.1666,英镑兑美元跌0.79%报1.3342,澳元兑美元跌0.65%报0.6540。美元兑日元涨0.60%报149.7970,美元兑加元涨0.32%报1.3941,美元兑瑞郎涨0.57%报0.7996。离岸人民币对美元跌72个基点报7.1452。
邦盟汇骏(广东)控股有限公司,业务范围包括:上市保荐、上市融资顾问、并购顾问,以及财税及管理顾问,为客户提供全方位、一站式、个性化的服务。
官方唯一认证网站:www.gdbmhj.com
座机:020-29846979